页面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昆明游记(一)金殿、黑龙潭、筇竹寺


2012年是我第二次去昆明。

第一次去昆明是因为中转。2011年在丽江旅行时恰逢旅游旺季,云南离境机票一票难求,无比昂贵,不得不取道昆明回家。等候火车票期间,我向当地人打听昆明哪里比较好玩,他们想了半天,回答道:昆明没什么玩的。滇池吧,一潭污水;石林是人看人;翠湖还没到季节,没有红嘴鸥。本地人看本地总是没啥可玩的

这次去昆明住的是一位老驴友开的客栈,很快指点了几个好的出去:黑龙潭、金殿、邛竹寺以及官渡古镇。地图打开一看,黑龙潭在北面,金殿在东面,邛竹寺在西面,官渡在南。。。嘿,东南西北都占全了。

金  殿


金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崇祯十年被云南巡抚拆运到了大理的鸡足山。现存的金殿是吴三桂于康熙十年重新修建的。金殿是用于祭祀求雨的地方。吴三桂被平叛后,其位于翠湖畔,现讲武堂址的王府被一把火烧了,金殿不受牵连,保存了下来,只是在碑文中把建造者的名字偷偷抹去。中国人篡改历史的历史源远流长。整个金殿建筑群的风格布局,处处透着大明遗风, 特别是城墙,巨型条石垒成,一眼望过去,思乡之情就涌起:这不就是南京的城墙么。

金殿的梁柱斗拱、屋檐窗格、旌旗罗曼、以及花瓶座椅都是纯铜铸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建筑。真武殿里的真武祖师座像据说是照着吴三桂的样子塑的,留着长辫,带着清朝的官帽。吴三桂重铸金殿,把他12斤重的大刀也留在了金殿,现在都收藏在陈列馆里。 1966年的时候破四旧,金殿的各个道观都被损坏严重,不过这地方1970年就被昆明市城建局接管,从72年就开始了历时10年的大修,所以整体保持着很古朴的样子。
金殿各种明代种植的百年名贵花木很值得一看,
在殿后两株紫薇枝干遒劲古雅,还有一株明茶。“云南茶花甲天下”,特别是金殿太和宫前一株400多年的重瓣古山茶,号称山茶王,因为开花红艳似火,被称为“殿前红”。每年,昆明都会在金殿前都举办山茶花节。

金殿景区很大,金殿东南有复建的“明钟楼”,是凤鸣山最高的建筑,保存有一口明永乐大钟。此外还新建了仿制各地金殿的博览园,园中有万亩山茶。

金殿还和昆明世博园紧邻,足足可以游玩一天。


黑 龙 潭


黑龙潭在农业大学旁边,和昆明植物园紧靠着,两个地方足够玩一整天。

汉武帝时,开疆拓土,出征西南夷,降服滇王,设益州郡,据益州郡志记载,此处建有黑水祠,因水色碧绿釉暗得名。后来,民间附会说此处乃云南黑龙王龙宫所在,从唐宋时开始,昆明地区的老百姓有到黑龙潭祭祀求雨的习俗。

黑龙潭最神奇之处,是有左右两个相通的潭,中间石桥相隔,却一清一浊,泾渭分明,两池中的鱼也老死不相往来。曾有一次,两个潭水质一夜之间互换,浊水潭变清,清水潭变混,鱼也大量死了。第二天,水又变回来了,政府组织了潜水队下去探查,也没查出什么个所以然。现在,两潭水中间用铁丝隔了,不让鱼来回走动。把鱼都管的妥妥的,让人哑然。黑龙潭还有一种特产白色鲤鱼,看似无脊,老昆明人称“烂脊鲤鱼”,可惜在1966年就被打捞绝种了。

靠在黑龙潭边的建筑是黑龙宫,是明初为了祈求风调雨顺而建,穿过题有“龙吟虎啸”牌匾的石牌坊,往山上走,就到了龙泉观,黑水潭的四绝:唐梅、宋柏、元杉、明茶,都在山上的龙泉观里。古人考证,古代黑水祠的位置就在唐梅和宋柏之间。“唐梅”相传为唐南诏时道安和尚亲手种植,距今超过1200年,原有一卧一立两株红梅,上世纪八十年代相继枯死,现在的是从原古树根部长出的新枝,干枯横曲的树干上挂了一个牌子,替梅树祈福,希望枯木再次逢春。。。和唐梅左右呼应,是一株高过寺院大殿屋顶的明代茶花,也在早春开花品种,因花红似火,艳如桃李,名曰“早桃红”。“千岁梅花千尺潭,春风先到彩云南” ,红梅和红茶从春节前就开始次第开花了。

我曾想当然地认为, “两树梅花一潭水” 是梅花倒映在水里,到现场发现梅花和潭水隔着有点远。过了龙泉观到后山,才是万亩梅园,被称为“龙泉探梅”,是老昆明人春天的传统郊游活动。

唐梅近旁便是“风霜饱阅八百载,柏身老矣色不改”的宋柏,树身挺拔直入云霄,古根盘结,要三四人才能围拢抱住。龙泉观很很多古木,第一进院落里左右两株滇润楠树龄在450年以上,也是一人抱不过来。东苑里还有5株古梅,树龄在300年以上。

穿过梅园,在黑龙潭景区的最高处,是一片枫树林,立于林间的定风塔是龙泉山的风水塔,原塔在文革中遭毁坏,现存古塔于1993年重建。

这次9月初到昆明,山上的枫叶已经开始变红,算是勉强赶上了时节。

筇 竹 寺

在昆明几处景点中,据说筇竹寺是被保护得最好的。当年,云南省的省委书记亲自批示,部队入驻寺院大殿,保护了大殿里面两侧的500罗汉雕塑。话说,当时红卫兵破四旧,想用绳子套了大殿的佛像往下来,刚开始拽绳子,天色突然暗下来了,于是,红卫兵吓得四散跑了。

总之,当地人说这个寺院很灵验,云南的大乘佛教源于此。中国寺院大抵号称五百罗汉,昆明筇竹寺是仅有的几处真的有500之多的寺院。500罗汉大小有如真人,是寺院从四川合川县请了大师,带着徒弟,历时7年完成,历经数百年,色彩鲜艳如故。在这里游览,可以数罗汉,从进门的第一步起,男左女右,以自己的年龄,数到哪位罗汉,这个罗汉的神情,或喜或忧,或悲或怒,就是自己今年的运道品相了。现在已经被保护起来,也无法数罗汉了。

筇竹寺始建于唐朝,元代开始有文字记载,现在的样子是清末光绪年间大修的,500罗汉也是那时塑的。寺院有很多古树,寺门有元代所植的孔雀杉二株,两人都抱不过来,树干高耸入云,非常壮观。大殿前,除了名贵古花木,还有有各种果树,都挂果的,真想尝尝百年梨树梨子的滋味。

寺院的后山有一道长廊,长廊后别有洞天,藏着寺院历代高僧的坟冢“三僧塔”。徐霞客也曾到此地游览,在他的游记里记录了“三僧塔”,居中的是雄辩的塔,左为玄坚的塔。玄坚(1254一1319)曾远赴北京朝圣,元朝皇帝武宗赐他《大藏经》,后来元仁宗皇帝,又颁了一道圣旨给玄坚,保护筇竹寺的庙产,令地方官府豁免徭役,不征赋税。玄坚以蒙、汉文字刻了一道《圣旨碑》,现在这个碑就镶在大殿的墙上。

邛竹寺的素食在当地很有名气,尝了几道素食,也是辣菜当家,远不及江南素食精致,只能惆怅而返了。

我寺前溜达到寺后,仔细游览,是以为这里有筇竹。“竹杖芒鞋轻胜马”的竹杖就是筇竹做的。筇竹竹节突出嶙峋古朴,中间接近实心,十分受力,很早就被用来做手杖,旧称“扶老竹”,到明清时候,筇竹又被称为“暴节竹”、“罗汉竹”。杜甫诗云:“老思筇竹杖,冬要锦衾眠”。用筇竹制作的手杖叫筇竹杖,深受到僧侣和唐宋文人的青睐。根据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的记载,来自四川大凉山和云南昭通的筇竹杖,通过南方路上丝绸之路,经云南、进入缅甸、印度,远销西亚的大夏国。我寻思着拔一根不要钱的筇竹,幸亏没被我找到,找到就麻烦了,后来才知道这竹子是国家三级保护珍稀植物。
                                                                                      ( 元代赵孟頫所作的苏轼手持筇竹杖的画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