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一個南方土著眼中的山西美食

去山西是奔着文化去的,结果,首先被征服的是胃。

我从小在南方生活长大,离不开大米,最不喜面食。今年在兰州、青海地区的旅行,终于爱上了面。山西的朋友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的面更多,每天带你吃三种,一周不會重样的,你要吃个大概,至少来住一个月吧。

我就依照自己的口味,从吃过的几样点心、面食和山西菜里,给大家推荐一些山西美食吧。

太原: 清和园的头脑

对于太原名小吃“头脑”,评价两极分化,和螺蛳粉以及臭豆腐一个当量的:爱的人赞不绝口,不爱的深恶痛绝。正好两位太原朋友,一位极爱,一位嗤之以鼻,两人讨论了一下,最后决定,不管好吃与否,带我品尝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朋友的司机开车带我去吃早点。我对“头脑”一无所知,司机帮我点了一份“头脑”套餐,一壶黄酒、一笼羊肉烧卖、一碟腌韭菜外加一碗头脑,据说,这就是头脑最正宗的吃法。我看如此海碗的量,觉得自己吃不完,忙招呼再拿一个碗,两人分食。一口下去,觉得美味无比,羊肉鲜嫩爽滑。略微有点膻腥,喝一口黄酒正中和了味道,转眼,我自己这半碗下肚了。司机直愣愣地看着我吃的这么香,始终没动他那半碗,看来是真不爱吃。我有点尴尬地说,这半碗,我也吃了吧。

吃完,一身的热汗淋漓,胃里暖洋洋的,到山西这几天的积食不消化的种种不适一扫而空。真不愧是一代名医发明的药膳食品:一碗面糊,内有三大块嫩滑、煨的入口即化的羊腰窝肉、一块脆脆的藕片和一小条山药。因不喜腌制的韭菜,我一口没尝,事后朋友说,那腌韭菜每根3.3厘米长,是这道菜的引子。于是我就惦记着配韭菜再吃一次头脑;二则,这次吃的太快,猪八戒吃人参果,说不清啥滋味,也想再吃一次。在太原的最后一天,自己一个人又溜到清和园,就着韭菜尝了一次“头脑”。这次习惯了头脑中的黄酒味,更觉鲜美,若不习惯喝早酒,就韭菜也是可以去膻腥。

头脑是一种古老的食品,相传为太原著名文人傅山所创。话说明朝亡国以后,一代名医傅山隐居山林,创制了“八珍汤”侍奉其母养生。后来他把做法传授给一家饭馆做,改饭店名为“清和元”,“八珍汤”易名为“头脑”,意喻去吃清朝和元朝统治者的头脑。我觉得是附会吧,在明代小说《水浒》《金梅瓶》里早就有关于“头脑”、“八珍汤”和“赶头脑”的记载。不过,金瓶梅书里的头脑和太原的做法不一样,是一碗“肉圆子馄饨鸡蛋头脑汤”。而“赶头脑” 则是赶头脑酒的简称。头脑酒流行于湖北一带,是一种用酒和肉一起煮的食品。现在武汉一带仍有喝早酒的习惯。相同的是,太原人“赶头脑”,也是要一大早6:30就去店里吃头锅的头脑。

配着“头脑”的羊肉烧卖,我就不推荐太原的了。北方的烧卖比南京烧麦个头大,全肉的,外观捏着花绉子,更好看。南京的烧麦,馅以米为主,肉是点缀,烧麦是主食的一种。

南京小烧卖论笼屉卖,一笼四个,一口一个。大烧麦论个卖,我一般早饭只吃一个大烧卖,北方大烧麦一上来就是一笼8个,我震惊了:这足够一天的饭量了。

今年西北和东北先后吃了三家不同的羊肉烧卖,沈阳马家羊肉烧卖、太原清和园羊肉烧卖、大同龙聚翔烧卖馆的烧卖。跟北方所有包子一样,馅不够紧实,松散有颗粒不够爽口,另外蘸醋蘸辣椒都挡不住膻腥味,远不如北方的饺子好吃。相比之下,沈阳马家烧卖好像还略胜一筹。
烧卖无疑也是一种古老的食品,百度说烧麦起源于大同,是从明朝代王府御膳房里开始的烧麦的制作,此后成为大同名小吃。又查了一下,关于烧卖最早的记录,元末明初就有,高丽出版的学习汉语的书籍《朴通事》,记载着元大都有烧麦售卖,按照记载,其实北方的烧卖才是正宗。沈阳马家烧卖也有200年多历史了,始创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我偏向于马家烧卖,主要是其选料考究,除了入口略微膻腥,稍稍适应后便能尝到羊肉鲜香。

山西烧麦里,大同凤临阁的烧卖最有名,这次没吃到。兴致勃勃地开车去,发现黑漆漆一片,已经因为疫情关门了。凤临阁的烧卖因为慈禧的提点而声名远播。这还要从1900年庚子之乱说起,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慌不迭的逃出北京城。八国联军是从海上登陆从天津一路打过来的,东、南、西、北,太后和皇帝逃到哪里是好呢?

满清老家在东北,但是黑山白水回不去了,俄国人数万士兵已经占据东北,而且马上就要天寒地冻的了;北面也不能走得太远,俄国人还进驻了库伦(今外蒙古乌兰巴托)和新疆伊犁地区,西北也是贫瘠;南方避难各方面条件都好,但是,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等各位封疆大吏和各国签订了条约东南互保,“坐拥东南,死不奉诏”。这一片地区的各位首脑让老佛爷丢尽了脸,肯定不能去避难,而且东南沿海长江流域早已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了。

山西是避难最佳选择地。一来,山西历来少战乱,晋商富甲天下,有人接应,平遥的镖局还一路把银子送到了西安;二来,山西巡抚真是自家人,就是被李鸿章痛斥误国的毓贤。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毓贤息息相关。这位主政山东时,认为义和团“民心可用”,对其招安,使其“合法化”,拳民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号【1】,迫于各国压力,这位被弹劾调任山西,又把义和团带到了山西。1900年7月,在毓贤的监督下,44名来太原寻求庇护的外国人,包括儿童,被处死。义和团还”络绎不绝地进入内蒙“,这一年的夏天,总计有231名外国人遇难,3/4在山西和内蒙,【2】超过180人。山西洋人则没一个漏网,以至于后面清廷想谈判都找不到人谈。毓贤被列入最初要求被处死的12人战犯名单,写进《辛丑条约》里,最后,也是第一个被即行正法处死官员。

八月初六,也就是1900年的8月30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驻跸大同,前后待了四日。凤临阁精心制作了九笼“百花烧麦”,用鸡、鸭、鱼、牛、羊、猪等9种肉馅,制成牡丹、芍药、秋菊等9种花形,敬膳给太后,慈禧估计是饿坏了,食后题字“凤临烧麦”,从此凤临阁烧麦有了“天下第一笼”的美誉。

之后,慈禧从大同行至太原,走了整整一周时间。没到太原就发布上谕,要“痛加剿灭”罪魁祸首的义和团。慈禧和光绪皇帝在太原小住了大半个月,在从太原出发至西安之前,慈禧以义和团祸首之罪,把毓贤革职了。


平 遥 牛 肉

接着说慈禧,自打到了太原,慈禧和光绪的生活算是彻底改善了。从太原去西安途经平遥,当地进献了108道美食,慈禧唯独对一样菜一吃再吃,点头不已,还被列入了贡品,就是我推荐的第二道美食,平遥牛肉。

吃完一筷子平遥牛肉,我说,这不就是白水煮牛肉么。平遥的朋友想想,点头称是。我说,这味道、外观和南京七家湾牛肉一模一样。

南京七家湾牛肉非常出名,正宗的七家湾牛肉指的是“熏牛肉”。外来的人点干切牛肉,我们本地人都吃熏牛肉。南京好多家挂着七家湾牛肉锅贴的店,只要进去看有没有熏牛肉,就知道正宗不正宗。我特意打听过制法,说是简单,就是白水煮牛肉,但是腌的讲究,煮的火候更是见功力了。牛肉绵软鲜香,入口即化。

全国到处旅行,第一次吃到和南京一模一样的牛肉,一口就认出。终于知道这是一种古老的牛肉做法。看百度说,平遥牛肉的卤煮工艺是在明代得到改进的。作为大明都城,又一直是回民集聚区,这两种牛肉之间一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七家湾牛肉在民国时进入鼎盛时期,数得上名号的就有“马顺记”、“李荣兴”、“茂记”、“马玉发”、“沈源盛”、“王盛记”、“马宏兴”、“李隆兴”、“奎记”、“汤学记”、“蔡天兴”、“沙永兴”、“金士麟”、“宛全记”、“陈怀记” 这许多宰牛作坊。锅贴店、扁食店、熏牛肉店更是多如牛毛。记得小时候,我从外婆家刚刚搬到七家湾,非常不习惯空气里的牛羊肉味道,家附近,短短200米不到的一条街就有三家锅贴店,都有熏牛肉售卖。

相比之下,平遥牛肉讲究,用料讲究,刀工讲究。切的薄薄一大片,每片大小差不多,牛筋、边角肉都不要。七家湾的牛肉比较平民化,不会帮你切的薄如纸片,大小厚薄很随意,原料也不是特别讲究,都可做成熏牛肉。若像平遥那天饭桌上一盘熏牛肉,不知道要浪费多少边角料牛肉。

除了牛肉,这次在山西吃了两次鸡,一次大同的炖鸡,一次是洪洞的白斩鸡,都吃到了小时候鸡的味道。一直以来,都以为是现在的鸡不好吃,因为人工饲养的,肉不够紧实,也没有香味。在山西吃了两次,发现这里鸡好吃的奥秘了:食材充分腌制风干然后再炖烧,自然嫩滑、紧致,口味鲜美。山西做菜仍然保留了古法,不怕费事,但是,也造成晋菜太咸,这两道鸡也是,但是太好吃,无奈只有多喝水。

还有一道菜,是当地极力推荐的“香煎带鱼”,吃了两次,鱼肉松散淡而无味,鱼腥味极重。跟浙江的香煎带鱼差了十万八千里远。在北方还是吃牛羊肉靠谱,一路上炖羊蝎子、涮羊肉、烤羊腿都美味。

莜面栲栳栳


大家一直说油面油面,以为是加了油的面,吃了两天,才发现原来是莜麦做的面。有次去西安,被朋友拉到田头看燕麦小麦,我脱口而出“这么多狗尾巴草”,于是就被嘲笑了一番,这次,在饭桌上,终于对五谷有了至深体验。

吃过一次莜面栲栳栳后,后面朋友再问我想点啥主食,我都是栲栳栳。栲栳栳可以配不同的蘸汁,羊肉蘑菇汤、番茄酸辣口,有面和汤分开的、蘸着吃的、有混在一起的。我爱不沾酱,吃原味的栲栳栳,也是咬劲十足,弹弹QQ,唇齿麦香,美味无比。朋友介绍,这东西吃了抗饿。当地人说,“四十里莜面,三十里糕,二十里荞麦面饿断腰。” 对我这样的减肥的人来说,吃个半份,满满的饱腹感,幸福得飘飘欲仙,吃毒品一样。回去查了一下,莜麦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五种谷物中最高,难怪抵饱。

据说,康熙皇帝到了五台山也爱吃这个。栲栳栳的历史更悠久了。唐朝时李渊起兵用这个食物犒劳三军,山西方言尤喜叠音,山沟沟、土狗狗,泪蛋蛋,吃的有面糊糊,撮鱼鱼、面人人、有种磨牙棒一样的死面烧饼叫“耐咬咬”,据说山西话是汉语的活化石,叠音是古汉语的特点,犒劳就变成栲栳栳了。“栲栲栳”名字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栲栲”是一种古老的装食物的器皿,用竹篾或柳条编制成的一种上下粗细一致的圆框,唐代诗人卢延让的古诗《樊川寒食》提到过:
寒食权豪尽出行,一川如画雨初晴。 
谁家络络游春盛,担入花间轧轧声。 
鞍马和花总是尘,歌声处处有佳人。 
五陵年少粗于事,栲栳量金买断春。
用这种装莜面的器皿指代食物,再加上山西人讲话时爱加的叠音,就成“栲栲栳”了

黄米糕和浑源凉粉


还有一样吃了念念不忘的山西小吃是黄米糕,这也是极其抵饱的食品。黄米糕由黄糯米做成,软糯绵香,麦香浓郁。西安有位记者朋友介绍说,黄糯米也叫九谷米,也叫粟,是起源于中国的古老作物。《淮南子·诠言》就提到这个作物:“量粟而春,数米而炊,可以治家,而不可以治国”。粟,也是“黄粱一梦”里的“黄粱”,屈原的《楚辞·招魂》:“稻粢穱麦,挐黄粱些。” 选新的早熟的麦子,糅以黄粱,这样更加香滑。【3】
九谷米,有软有硬,软的黄糯米做黄米糕,硬的黄小米通常熬粥,就是我们常见的香喷喷的黄米粥。“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山西粮食种类太多了,除了谷子,还有玉米、高粱、黄豆、莜麦、荞麦、七大类,120多种,更别提这些杂粮做的各种花样食品了,据说有280种之多。有山西作家说他小时候,光是土豆一种材料,母亲就能做出一桌子菜来。
浑源凉粉的制作的材料就是土豆粉,是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方人的粉,大多绿豆做的,所谓凉粉,就是夏天消夏食品,在四川,凉粉有时做成甜品。对于我们这些南方人来说,看山西人在天寒地冻的时候吃凉粉是个谜之存在。朋友把凉粉当正餐之间点心吃,每天都要吃,我在连续吃了两顿粉,实在受不了了,大呼不能吃了,吃得手凉脚凉浑身冰冷,实在太冷了。
撇开太冷和太咸。山西的凉粉里加豆干、兰花豆,红红一片辣椒只香不辣,混着酸溜溜的醋,撒上香菜,确实爽口。

山 西 陈 醋

最后,隆重推荐山西的醋。

一位土生土长平遥的朋友说,醋和黄酒没啥区别。煮熟糯米加水加酒糟放三天就是米酒,继续放就是甜酒,放三月就是醋。密封起来,放一年就是黄酒,放两年就是加饭酒,放十几年就是女人红。平遥大户人家都囤黄酒囤醋,越放越值钱。当地的“长升源”黄酒,是慈禧太后在平遥喝完酒,钦赐题名的。

除了作为调料蘸酱,朋友们说醋要这样品:小碗一字排开,按照度数喝。至今,我也没搞明白这度数是酒精度还是酸度。
说到山西的古风,还有一处是饭桌上的食器格局。初到山西,第一顿饭,把桌上的自己面前的碟子当成了“吐碟”,而山西朋友不断把菜放到碟子里,尴尬了。席间一位南方的朋友也是一脸委屈,说这碟子应该放骨头的么。我说,别急,等我回去好好查查碗碟的历史,说不定有典故。翻书一查,果然是盘碟放菜,碗吃饭喝汤。这种风俗从宋朝开始直到清末都是如此。碗很早就出现了,在古代碗只用来喝水、喝酒、喝茶,不用来吃饭喝汤吃菜。盘子可大可小可深可浅,吃饭喝汤也全是盘。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吃也不例外~

参考文献:
【1】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2】柯文|历史三调
【3】崔富章,李大明|楚辞集校集释下


2020年11月6日 星期五

达濠古城游记

听闻达濠古城是是全国唯一保存得最完好的袖珍古城,于是惦记着去汕头一游。
达濠古城在汕头的濠江区。秦朝时,这里属于揭阳县辖区,到了宋时,濠江区分属分属潮阳县的招收都、砂浦都。《潮阳县志》(光绪甲申本)记录:“国朝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奉旨建达濠城,城在县东30里的“招收都”,周围142丈,高1丈5尺”。
百度上说,当年两广总督杨琳上奏朝廷,请求在达濠岛建城以抵御敌寇。工程交由一位叫“许公”的地方官员负责建造。这一带“田三渔盐七”,就是山多田少,民以渔、盐为业,都是小渔村,没啥值钱的资产需要保护,许公心想大兴土木建城劳民伤财,而且城门开关,捕鱼晒盐还不方便。于是,就建了这么一个袖珍小城糊弄上司交差。
整个达濠古城非常小,差不多城墙一个翁城的大小。达濠古城占地0.014平方公里,南京中华门城堡占地0.0165平方公里,两者面积差不多。当年城内建有三处建筑,分别是军营、公安局和盐务局,是招收都的军事、政治、经济管理中心,但城中并无居民。
查了一下资料,专家认为这只是民间传说。城就是要建这么大,和岛上广澳、蓬澳、河渡、弓鞋石等处的炮台,以及磊口、礐石、狗母涵、沙浦等营汛,相互策应,形成掎角之势。清朝军队由八旗和招募汉人的绿营组成。“汛”,是绿营的警卫所。广东的绿营在沿岸一带每隔六、七公里设置一个“汛”,每个“汛”驻扎十几名士兵。【1】达濠岛上驻扎”水师达濠守备营“,总计有400多名士兵,隶属南澳总兵府。
达濠岛地理位置险要,扼住韩、练、榕三江的出海口,隔濠江和大陆相望,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汕头开埠,防御重心北移,达濠古城才逐渐废弃。
虽是兵家必争之地,为啥偏偏是公元1717年,这弹丸之地要建个城把自己围起来呢?因为这一年,清朝又搞“海禁”了。
1684年,康熙爷曾经开过海,准许百姓自由对外贸易,在粤、闽、浙、江、分别设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和江海关作为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的机构。四大海关下面各有十几至几十个口岸。开海前后才33年,朝廷发现大家在海外谋生,超过一半人在海外定居,不回来了,而南洋各国历来是“海贼之渊薮”,朝廷忧心大家聚集海上做海盗,于是,禁止南洋贸易,史称“南洋海禁”。
朝廷这个担心不是空穴来风,在东南亚的华人群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华商,另一类是亡命之徒或政治难民,他们占地为王,实行自治,还有武装。元朝灭了南宋的时候,丞相陈宜中就曾逃至泰国;清军入关时,成千上万的难民涌入东南亚,部分明朝的军队还被允许驻扎在越南,实行自治,跟国民党留在东南亚的93军差不多。大陆的人去海外做生意,跟这些人混在一起,一来二去,就变成“海患”了。【2】
海禁的另一个原因,当时人口增加,本地粮食,不够敷用,“东南沿海米价昂贵”,朝廷大员认为是无良商人运米贩卖到海外之故,要求海禁。1712年秋,广东“飓风连雨,收成有限”,米价飞涨。颁布南洋海禁的同时,清政府还规定,每日每人准带一升米和备用米一升,以防出海后遇到风大回不来。如携带了超过额度的米,查出就抓起来。船户、商人连坐治罪。【3】
“南洋海禁”是清初的第二次海禁。1656年,顺治十三年,为了削弱郑成功,打击其经济基础,清朝就颁布过禁海令,禁止沿海地区商船出海并对郑成功禁运粮食等货物5年后,又杀了一直被软禁的郑成功的爹,并进一步加强封锁,发布“迁界令”,勒令民众内迁。在“东南五省的沿海纵深五十里内实行类似“三光作战”的政策:三日内人走光,逾期不走或者返回杀光,东西搬光、拆光,毁船毁城。达濠所在的招收都,就是重灾区之一。
达濠这个地方不好惹。曾是盗寇窝子,明朝隆庆年间,政府就把一班巨盗招安安置在岛上,岛上原著民也不好欺负,眼见朝廷把盗贼安置在岛上危害地方,自行架设炮位,聚族合村联合起来自保。嘉庆年间,倭寇打潮阳,达濠人援手,大败倭寇。
康熙这个迁界令,在达濠,就逼出了一个大海盗,有“忠勇伯”之称的邱辉。邱辉原在达濠岛上养鸭为生,被迁界令逼急,揭竿而起造反了。这位盘踞在达濠十几年,最多时有上万人依附,清军打不过他。在邱辉援手之下,郑氏部队才攻打下厦门。邱辉在达濠设“大明潮州府”,开设夜市,“十里繁华,灯火通宵达旦,商船往来络绎不绝,盛况空前”。
1683年清军大举进攻台湾,两边军队在澎湖对决,台湾主管军事的刘国轩想坐等天时,利用台湾海峡的飓风御敌,不听邱辉主动出击的建议,贻误战机,台军和清军打了一个星期,风涛不起,台军大败。邱辉在海战中被五倍兵力包围,负伤死战,抛火引爆身旁火炮药桶自杀殉忠。
至今达濠仍有保存完好的邱辉祠堂、下尾寨驻兵处、古战场等遗迹,附近海港还探测到有邱辉的沉船。

“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斥地迁界搞海禁是为了防反贼,结果防出一个大反贼。到1681年时,清朝基本平定台湾,康熙解除了历时20年的迁界令。在台湾郑氏政权垮台的第二年,朝廷颁布“展界令”,恢复海外贸易。

 所以,康熙又搞海禁,选在达濠筑城是有讲究的。

沿海地区一度闭关锁国了20多年年,这才过了三十多年开放的好日子,刚刚富裕起来,朝廷就倒行逆施,又闭关锁国了。沿海经济凋敝,民生萎顿,怨声鼎沸,许多以海外贸易为生的商人和渔民破产,不少人真的去做海盗了。“南洋海禁”这倒车一开就是十年,雍正上台后,担心百姓生活困顿,被逼急了铤而走险,就宣布废了海禁。
公元1700年,这时的海外究竟有啥吸引力呢?潮汕这里出海的,大多数都是去南洋,也就是今天的东南亚。东南亚的贸易中心在暹罗,这时的暹罗正是阿瑜陀耶王朝统治的鼎盛时期,17世纪的阿瑜陀耶城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中国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爪哇人和马来亚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在这里常年居住,享受宗教信仰自由,外国人可以在政府部门任职,外来的金银币可以在这里自由兑换。这座城市就是今天泰国的大成。当时,城内王宫瑰丽,佛塔如林,路易十四的使臣曾这样描述:“尽管在浑然的天地间,寺庙是唯一突兀的雕琢,但我不曾见过比这更秀丽的了”。

(阿瑜陀耶城遗址)

当时大批中国人移居暹罗,阿瑜陀耶城共有“五处华人居住点,城中居住的居民五分之一是华人”,泰国是潮州人移民的最集中的地区,17世纪以来,从暹罗进口的货物主要由潮州船运输,潮州人在暹罗把持皇家航运,时至今天,潮州人仍是泰国华人的主体。【4】
暹罗和中国关系一直很好,明朝时,成为第一个获得“勘合号薄”的国家,就是可以凭这个牌照向中国朝贡,这就意味着拥有了和中国贸易获得巨大利益的机会。“朝贡”的本质是一种贸易。1722年,康熙听暹逻来使说他们国家的大米又多又便宜,决定进口“暹逻米”,并亲自过问进口事宜。《清史稿·属国列传三·暹罗》记载康熙说:“暹罗米甚丰足”.....“有裨地方,免其税”。于是,礼部官员向暹罗使臣要求进口泰国大米。两年后,雍正二年,首批30万石暹逻大米被运到了广东。
康熙的意思是米是用来平抑物价的,泰国当地米每石2~3钱,米到岸后给5钱,大米免税,船里其余货物要收税。大清帝国的挣钱小能手雍正皇帝,则下令广东按当时中国的市场价从速销售这批泰国大米。船队带的其他货物也一并免税。后面是否进口大米,由他定夺。又过了一年,雍正三年时,福建又欠收,闹饥荒,许多地方出现抢米事件。沿海官员的轮番上奏折要求开放海禁,1727年,雍正终于陆续同意福建等省开放海禁。
缺钱少粮是雍正开放海禁的主要原因。开放海禁的第二年,中国从暹罗进口大米就常态化了。比如,从厦门出口的二十一艘福建商船,第二年七月以前返回了十二艘,带回大米一万一千多石。雍正期间,其海关税收迅速猛增。究竟多少钱?清代关税复杂无比,统计口径也繁复,另外还有各种给官员的费用,总的收入数字看上去不大,包含陆地关卡的税收,刨掉上交内务府的部分,每年大约400~500万两,占国库收入10-15%。

潮汕地区和东南亚的贸易解决了这里“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民不足食的问题。1786年,粤东大饥,仍旧靠从南洋进口粮食解决问题。对于粤东人民来说,一旦海上交通梗阻,发生饥荒,就要发生人间悲剧。1942年10月至1943年5月汕头大旱,夏日炎炎,青黄不接之时,又逢日本占领,和内陆联系受阻,海运又受日军控制,粮价猛涨,饿殍载道。潮阳1943年初每斗米30多元,到5月初涨至500元,10天后每斗米涨至1000元,导致当地饿死1/10人口。潮阳地区受灾最重就是达濠和赤寮乡,达濠饿死人口过万,饿死人口比例最高,约占当时总人口的I/3,以致日军不得不从达濠撤军。达濠古城里的祠堂被改建为育婴堂救助孤儿。

达濠古城内这所重修的祠堂,现在被改建为工人文化宫,另建了一所电影院,成了当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当年达濠城花了一年多时间修建完成。城墙的基部是大条石,上半部看着像水泥一样的,是用木磨具,倒入贝灰三合土垒夯,再熟糯米汤浇灌粘合而成。时间越久墙体越坚固。经历三百年风雨,达濠古城墙体依然坚不可摧。潮汕一带,古民居也是用这种方法建成的。
小城很小,一眼看到底,沿着城墙转一圈,也就是数分钟。达濠古城两个漂亮的城门是新建的,其中东北的达善门是易位重建。四个角楼只存东北角,西北角的也是翻建的。再牢固的建筑也架不住人拆。1958年6月,全国拆城墙运动如火如荼,中国各地的古城墙和牌坊被摧毁殆尽,达濠也不例外,三次拆了城门、角楼和部分城墙。拆下来的石料用于围海造田去了。南面城墙靠着民宅,多被拆除和掏空,现在的也是重修的。
站在城中,四下张望,古城已然被新建的住宅建筑环绕,又隐隐看到城墙外有几处古宅的飞檐翘脚,于是,出得城来,沿着城墙,走了一圈找找老民居。
东门外的城墙边,有一座三山国王庙,这是古粤东最古老的地方神祇,至今1400年历史,隋文帝时,潮州的明山、巾山和独山出现神迹,据说有三位神人住在这三座山中,镇守三山,后来被人称为三山国王。潮州人多信奉这三位山神,在汕头地区这样的庙宇现存65座。
绕城足足一圈,城门西侧和北侧,仍保存完好的旧街巷和老宅。达濠岛上有两个古村落,一是达濠街道的葛洲村入选广东省第六批古村落。另一是同处濠江区的国家级的古村落凤岗村。这两处都不及探访。这次只能在古城周围走走,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了。
古城、村落之外,达濠岛还有诸多人文遗迹,广澳角的表角灯塔,是英国设立的航标站,是汕头最外端的航标灯塔,广澳角东突伸入大海,被称为汕头“好望角”。还有礐石风景区、澳头村的天然次生红树林等自然风光,值得一览。

达濠远近闻名的美食达濠鱼丸。前面说的大海盗邱辉所创,邱辉曾用鱼丸宴请郑经,郑经尝后三拍掌,誉其为“天南奇珍”。


达濠交通:

汕头市中旅客运站(民航大巴站)附近,乘36、35路,票价6元,西园下,徒步数分钟可达。

住宿:随心飞客户最好住民航大巴站附近,这里就是老城,到处都是电动自行车,方便骑行参观老城。也方便坐机场大巴。

附近有青年旅社供背包客住宿,我住的中泰合资的鮀岛宾馆,服务还行,就是太破旧了。🤦‍♀️


参考文献:

【1】上田信|明清时代:海与帝国
【2】【4】孔飞力|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
【3】杨晓莹清代前期中暹大米贸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