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一個南方土著眼中的山西美食

去山西是奔着文化去的,结果,首先被征服的是胃。

我从小在南方生活长大,离不开大米,最不喜面食。今年在兰州、青海地区的旅行,终于爱上了面。山西的朋友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的面更多,每天带你吃三种,一周不會重样的,你要吃个大概,至少来住一个月吧。

我就依照自己的口味,从吃过的几样点心、面食和山西菜里,给大家推荐一些山西美食吧。

太原: 清和园的头脑

对于太原名小吃“头脑”,评价两极分化,和螺蛳粉以及臭豆腐一个当量的:爱的人赞不绝口,不爱的深恶痛绝。正好两位太原朋友,一位极爱,一位嗤之以鼻,两人讨论了一下,最后决定,不管好吃与否,带我品尝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朋友的司机开车带我去吃早点。我对“头脑”一无所知,司机帮我点了一份“头脑”套餐,一壶黄酒、一笼羊肉烧卖、一碟腌韭菜外加一碗头脑,据说,这就是头脑最正宗的吃法。我看如此海碗的量,觉得自己吃不完,忙招呼再拿一个碗,两人分食。一口下去,觉得美味无比,羊肉鲜嫩爽滑。略微有点膻腥,喝一口黄酒正中和了味道,转眼,我自己这半碗下肚了。司机直愣愣地看着我吃的这么香,始终没动他那半碗,看来是真不爱吃。我有点尴尬地说,这半碗,我也吃了吧。

吃完,一身的热汗淋漓,胃里暖洋洋的,到山西这几天的积食不消化的种种不适一扫而空。真不愧是一代名医发明的药膳食品:一碗面糊,内有三大块嫩滑、煨的入口即化的羊腰窝肉、一块脆脆的藕片和一小条山药。因不喜腌制的韭菜,我一口没尝,事后朋友说,那腌韭菜每根3.3厘米长,是这道菜的引子。于是我就惦记着配韭菜再吃一次头脑;二则,这次吃的太快,猪八戒吃人参果,说不清啥滋味,也想再吃一次。在太原的最后一天,自己一个人又溜到清和园,就着韭菜尝了一次“头脑”。这次习惯了头脑中的黄酒味,更觉鲜美,若不习惯喝早酒,就韭菜也是可以去膻腥。

头脑是一种古老的食品,相传为太原著名文人傅山所创。话说明朝亡国以后,一代名医傅山隐居山林,创制了“八珍汤”侍奉其母养生。后来他把做法传授给一家饭馆做,改饭店名为“清和元”,“八珍汤”易名为“头脑”,意喻去吃清朝和元朝统治者的头脑。我觉得是附会吧,在明代小说《水浒》《金梅瓶》里早就有关于“头脑”、“八珍汤”和“赶头脑”的记载。不过,金瓶梅书里的头脑和太原的做法不一样,是一碗“肉圆子馄饨鸡蛋头脑汤”。而“赶头脑” 则是赶头脑酒的简称。头脑酒流行于湖北一带,是一种用酒和肉一起煮的食品。现在武汉一带仍有喝早酒的习惯。相同的是,太原人“赶头脑”,也是要一大早6:30就去店里吃头锅的头脑。

配着“头脑”的羊肉烧卖,我就不推荐太原的了。北方的烧卖比南京烧麦个头大,全肉的,外观捏着花绉子,更好看。南京的烧麦,馅以米为主,肉是点缀,烧麦是主食的一种。

南京小烧卖论笼屉卖,一笼四个,一口一个。大烧麦论个卖,我一般早饭只吃一个大烧卖,北方大烧麦一上来就是一笼8个,我震惊了:这足够一天的饭量了。

今年西北和东北先后吃了三家不同的羊肉烧卖,沈阳马家羊肉烧卖、太原清和园羊肉烧卖、大同龙聚翔烧卖馆的烧卖。跟北方所有包子一样,馅不够紧实,松散有颗粒不够爽口,另外蘸醋蘸辣椒都挡不住膻腥味,远不如北方的饺子好吃。相比之下,沈阳马家烧卖好像还略胜一筹。
烧卖无疑也是一种古老的食品,百度说烧麦起源于大同,是从明朝代王府御膳房里开始的烧麦的制作,此后成为大同名小吃。又查了一下,关于烧卖最早的记录,元末明初就有,高丽出版的学习汉语的书籍《朴通事》,记载着元大都有烧麦售卖,按照记载,其实北方的烧卖才是正宗。沈阳马家烧卖也有200年多历史了,始创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我偏向于马家烧卖,主要是其选料考究,除了入口略微膻腥,稍稍适应后便能尝到羊肉鲜香。

山西烧麦里,大同凤临阁的烧卖最有名,这次没吃到。兴致勃勃地开车去,发现黑漆漆一片,已经因为疫情关门了。凤临阁的烧卖因为慈禧的提点而声名远播。这还要从1900年庚子之乱说起,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慌不迭的逃出北京城。八国联军是从海上登陆从天津一路打过来的,东、南、西、北,太后和皇帝逃到哪里是好呢?

满清老家在东北,但是黑山白水回不去了,俄国人数万士兵已经占据东北,而且马上就要天寒地冻的了;北面也不能走得太远,俄国人还进驻了库伦(今外蒙古乌兰巴托)和新疆伊犁地区,西北也是贫瘠;南方避难各方面条件都好,但是,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等各位封疆大吏和各国签订了条约东南互保,“坐拥东南,死不奉诏”。这一片地区的各位首脑让老佛爷丢尽了脸,肯定不能去避难,而且东南沿海长江流域早已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了。

山西是避难最佳选择地。一来,山西历来少战乱,晋商富甲天下,有人接应,平遥的镖局还一路把银子送到了西安;二来,山西巡抚真是自家人,就是被李鸿章痛斥误国的毓贤。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毓贤息息相关。这位主政山东时,认为义和团“民心可用”,对其招安,使其“合法化”,拳民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号【1】,迫于各国压力,这位被弹劾调任山西,又把义和团带到了山西。1900年7月,在毓贤的监督下,44名来太原寻求庇护的外国人,包括儿童,被处死。义和团还”络绎不绝地进入内蒙“,这一年的夏天,总计有231名外国人遇难,3/4在山西和内蒙,【2】超过180人。山西洋人则没一个漏网,以至于后面清廷想谈判都找不到人谈。毓贤被列入最初要求被处死的12人战犯名单,写进《辛丑条约》里,最后,也是第一个被即行正法处死官员。

八月初六,也就是1900年的8月30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驻跸大同,前后待了四日。凤临阁精心制作了九笼“百花烧麦”,用鸡、鸭、鱼、牛、羊、猪等9种肉馅,制成牡丹、芍药、秋菊等9种花形,敬膳给太后,慈禧估计是饿坏了,食后题字“凤临烧麦”,从此凤临阁烧麦有了“天下第一笼”的美誉。

之后,慈禧从大同行至太原,走了整整一周时间。没到太原就发布上谕,要“痛加剿灭”罪魁祸首的义和团。慈禧和光绪皇帝在太原小住了大半个月,在从太原出发至西安之前,慈禧以义和团祸首之罪,把毓贤革职了。


平 遥 牛 肉

接着说慈禧,自打到了太原,慈禧和光绪的生活算是彻底改善了。从太原去西安途经平遥,当地进献了108道美食,慈禧唯独对一样菜一吃再吃,点头不已,还被列入了贡品,就是我推荐的第二道美食,平遥牛肉。

吃完一筷子平遥牛肉,我说,这不就是白水煮牛肉么。平遥的朋友想想,点头称是。我说,这味道、外观和南京七家湾牛肉一模一样。

南京七家湾牛肉非常出名,正宗的七家湾牛肉指的是“熏牛肉”。外来的人点干切牛肉,我们本地人都吃熏牛肉。南京好多家挂着七家湾牛肉锅贴的店,只要进去看有没有熏牛肉,就知道正宗不正宗。我特意打听过制法,说是简单,就是白水煮牛肉,但是腌的讲究,煮的火候更是见功力了。牛肉绵软鲜香,入口即化。

全国到处旅行,第一次吃到和南京一模一样的牛肉,一口就认出。终于知道这是一种古老的牛肉做法。看百度说,平遥牛肉的卤煮工艺是在明代得到改进的。作为大明都城,又一直是回民集聚区,这两种牛肉之间一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七家湾牛肉在民国时进入鼎盛时期,数得上名号的就有“马顺记”、“李荣兴”、“茂记”、“马玉发”、“沈源盛”、“王盛记”、“马宏兴”、“李隆兴”、“奎记”、“汤学记”、“蔡天兴”、“沙永兴”、“金士麟”、“宛全记”、“陈怀记” 这许多宰牛作坊。锅贴店、扁食店、熏牛肉店更是多如牛毛。记得小时候,我从外婆家刚刚搬到七家湾,非常不习惯空气里的牛羊肉味道,家附近,短短200米不到的一条街就有三家锅贴店,都有熏牛肉售卖。

相比之下,平遥牛肉讲究,用料讲究,刀工讲究。切的薄薄一大片,每片大小差不多,牛筋、边角肉都不要。七家湾的牛肉比较平民化,不会帮你切的薄如纸片,大小厚薄很随意,原料也不是特别讲究,都可做成熏牛肉。若像平遥那天饭桌上一盘熏牛肉,不知道要浪费多少边角料牛肉。

除了牛肉,这次在山西吃了两次鸡,一次大同的炖鸡,一次是洪洞的白斩鸡,都吃到了小时候鸡的味道。一直以来,都以为是现在的鸡不好吃,因为人工饲养的,肉不够紧实,也没有香味。在山西吃了两次,发现这里鸡好吃的奥秘了:食材充分腌制风干然后再炖烧,自然嫩滑、紧致,口味鲜美。山西做菜仍然保留了古法,不怕费事,但是,也造成晋菜太咸,这两道鸡也是,但是太好吃,无奈只有多喝水。

还有一道菜,是当地极力推荐的“香煎带鱼”,吃了两次,鱼肉松散淡而无味,鱼腥味极重。跟浙江的香煎带鱼差了十万八千里远。在北方还是吃牛羊肉靠谱,一路上炖羊蝎子、涮羊肉、烤羊腿都美味。

莜面栲栳栳


大家一直说油面油面,以为是加了油的面,吃了两天,才发现原来是莜麦做的面。有次去西安,被朋友拉到田头看燕麦小麦,我脱口而出“这么多狗尾巴草”,于是就被嘲笑了一番,这次,在饭桌上,终于对五谷有了至深体验。

吃过一次莜面栲栳栳后,后面朋友再问我想点啥主食,我都是栲栳栳。栲栳栳可以配不同的蘸汁,羊肉蘑菇汤、番茄酸辣口,有面和汤分开的、蘸着吃的、有混在一起的。我爱不沾酱,吃原味的栲栳栳,也是咬劲十足,弹弹QQ,唇齿麦香,美味无比。朋友介绍,这东西吃了抗饿。当地人说,“四十里莜面,三十里糕,二十里荞麦面饿断腰。” 对我这样的减肥的人来说,吃个半份,满满的饱腹感,幸福得飘飘欲仙,吃毒品一样。回去查了一下,莜麦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五种谷物中最高,难怪抵饱。

据说,康熙皇帝到了五台山也爱吃这个。栲栳栳的历史更悠久了。唐朝时李渊起兵用这个食物犒劳三军,山西方言尤喜叠音,山沟沟、土狗狗,泪蛋蛋,吃的有面糊糊,撮鱼鱼、面人人、有种磨牙棒一样的死面烧饼叫“耐咬咬”,据说山西话是汉语的活化石,叠音是古汉语的特点,犒劳就变成栲栳栳了。“栲栲栳”名字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栲栲”是一种古老的装食物的器皿,用竹篾或柳条编制成的一种上下粗细一致的圆框,唐代诗人卢延让的古诗《樊川寒食》提到过:
寒食权豪尽出行,一川如画雨初晴。 
谁家络络游春盛,担入花间轧轧声。 
鞍马和花总是尘,歌声处处有佳人。 
五陵年少粗于事,栲栳量金买断春。
用这种装莜面的器皿指代食物,再加上山西人讲话时爱加的叠音,就成“栲栲栳”了

黄米糕和浑源凉粉


还有一样吃了念念不忘的山西小吃是黄米糕,这也是极其抵饱的食品。黄米糕由黄糯米做成,软糯绵香,麦香浓郁。西安有位记者朋友介绍说,黄糯米也叫九谷米,也叫粟,是起源于中国的古老作物。《淮南子·诠言》就提到这个作物:“量粟而春,数米而炊,可以治家,而不可以治国”。粟,也是“黄粱一梦”里的“黄粱”,屈原的《楚辞·招魂》:“稻粢穱麦,挐黄粱些。” 选新的早熟的麦子,糅以黄粱,这样更加香滑。【3】
九谷米,有软有硬,软的黄糯米做黄米糕,硬的黄小米通常熬粥,就是我们常见的香喷喷的黄米粥。“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山西粮食种类太多了,除了谷子,还有玉米、高粱、黄豆、莜麦、荞麦、七大类,120多种,更别提这些杂粮做的各种花样食品了,据说有280种之多。有山西作家说他小时候,光是土豆一种材料,母亲就能做出一桌子菜来。
浑源凉粉的制作的材料就是土豆粉,是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方人的粉,大多绿豆做的,所谓凉粉,就是夏天消夏食品,在四川,凉粉有时做成甜品。对于我们这些南方人来说,看山西人在天寒地冻的时候吃凉粉是个谜之存在。朋友把凉粉当正餐之间点心吃,每天都要吃,我在连续吃了两顿粉,实在受不了了,大呼不能吃了,吃得手凉脚凉浑身冰冷,实在太冷了。
撇开太冷和太咸。山西的凉粉里加豆干、兰花豆,红红一片辣椒只香不辣,混着酸溜溜的醋,撒上香菜,确实爽口。

山 西 陈 醋

最后,隆重推荐山西的醋。

一位土生土长平遥的朋友说,醋和黄酒没啥区别。煮熟糯米加水加酒糟放三天就是米酒,继续放就是甜酒,放三月就是醋。密封起来,放一年就是黄酒,放两年就是加饭酒,放十几年就是女人红。平遥大户人家都囤黄酒囤醋,越放越值钱。当地的“长升源”黄酒,是慈禧太后在平遥喝完酒,钦赐题名的。

除了作为调料蘸酱,朋友们说醋要这样品:小碗一字排开,按照度数喝。至今,我也没搞明白这度数是酒精度还是酸度。
说到山西的古风,还有一处是饭桌上的食器格局。初到山西,第一顿饭,把桌上的自己面前的碟子当成了“吐碟”,而山西朋友不断把菜放到碟子里,尴尬了。席间一位南方的朋友也是一脸委屈,说这碟子应该放骨头的么。我说,别急,等我回去好好查查碗碟的历史,说不定有典故。翻书一查,果然是盘碟放菜,碗吃饭喝汤。这种风俗从宋朝开始直到清末都是如此。碗很早就出现了,在古代碗只用来喝水、喝酒、喝茶,不用来吃饭喝汤吃菜。盘子可大可小可深可浅,吃饭喝汤也全是盘。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吃也不例外~

参考文献:
【1】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2】柯文|历史三调
【3】崔富章,李大明|楚辞集校集释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