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青岛游记

工作日疏忽,错过了订周六机票的时间,只好找一个近的可以周日当天往返的所在。寻思了半天,只有青岛合适了。出发前,网上得知青岛体检出了两例本土案例,电话航空公司取消航班不果,心里焦虑万分。疫情以后,出入机场、地铁、博物馆都要健康码,这东西控制疫情作用不大,控制人可是厉害,一旦变黄码,那就哪里也去不了了,在家隔离不算,还要不停戳鼻孔验核酸,这可让人厌烦至极。

忐忑不安、全副武装上了一大早去青岛的航班。

2006年的时候,参加过旅行团的日照、青岛三日游。记忆中对青岛的印象就在那几张照片里,其余的都模糊不清。今年受疫情影响,旅行受限制,不少国家推出假装出国游,登机空中飞一圈落地,非常火爆,估计大家都憋坏了。那么,我就去各国曾在中国的殖民地转一圈,假装在欧洲旅行吧。这次游览青岛的重点是三个教堂。在哈尔滨看过了绝美的拜占庭风格的索菲亚教堂,在沈阳有规模恢宏的哥特式南关教堂,青岛会有怎样的惊喜呢?

去青岛之前也研究了一下景区景点以及游玩线路,盘算着找一辆单车,按照设计好的线路转一圈。青岛的机场大巴线路各种困惑,我选择了乘坐305公交,好像它的站点最靠近栈桥。公交车跑了一个多小时,把早起不足的睡眠补了差不多,开始打量青岛街景。突然,天主教堂高耸的尖顶落在眼前一晃,也就不管线路规划了,赶紧下车。

下车过马路,穿过一条窄的巷子,到了一片正在打造的历史文化片区。走进其中一个大院,看了介绍,才知道这是老青岛一处民国建筑 :海泊路的广兴里。书上看过,海泊路曾被称为“鞋业一条街”,南北方各家制鞋店铺云集于此,量脚定做,送货上门,当年青岛的鞋子质量上乘,全国闻名。广兴里最早1901年由粤商修建,后转与浙商周宝山,在1933年重修后改名集庆里。和劈柴院、台东商业市场并称老青岛三大市场。过去的广兴里,集餐饮、商店、电影院茶社说书场等娱乐设施于一体,是当年的黄金闹市区,现在被改造为青岛市工业设计的集聚地。

沈阳也有类似的建筑,是日本人建造的。被称为“圈楼”的商场,是很多沈阳人儿时的记忆。圈楼在城市改造中被爆破拆除了。沈阳当地人说,圈楼是按照钱币外圆内方的样子建造的,是对中国文化一次拙劣的模仿。这次在青岛,终于看到了实物:看来,圈楼还不仅是日本人的模仿,而是当时一个时髦的东西。

广兴里大院内是各种摊铺,餐饮店则聚集在大院外的几条街道。美国总统小布什当选总统后,举办庆功宴的北京饭店,店主就是当年在广兴里附近开餐馆的。1948年,店主去了香港,后又赴美,在华盛顿开了“北京饭店”,老布什总统是店里的坐上常客。

广兴里附近有家卖天津包子,叫“苟不理”,生意很好,《鲁海说青岛·青岛老字号》说“其南边又开了一家津津社,也经营天津包子,津津社在报纸上登广告征下联,其上联是“津津社的包子津津有味”,一直没人能对上下联” ,包子铺因此出了名。

目前,政府正在打造这片区域,街道和老楼房在出新。这片区域和青岛天主教堂连成片,沿着街道朝坡道上方走,数分钟就可以看到建在山坡上教堂:青岛圣弥厄尔教堂。

青岛圣弥厄尔教堂也许不是最壮观或者最美丽的教堂,但是,这个教堂的历史地位独一无二,这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1942年1月10日,田耕莘奉调来到这里任青岛代牧区主教。田耕莘是山东省阳谷县人,他是唯一跑到罗马接受罗马教皇亲自祝圣的主教,1945年12月升任枢机大主教,成为远东第一位枢机大主教。1949年,主教赴美芝加哥避难,晚年定居台湾嘉义。
教堂是19世纪30年代,由德国人设计建造的,很长时间里,都是青岛的最高建筑。教堂在文革时遭到严重破坏,教堂内原有亚洲最大的管风琴,有2400多个音调,相当于一支乐队,也被毁。在谷歌地图上,可以看到青岛天主教堂俯瞰图,是个十字架,非常壮观。四周的街道以天主教堂的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散开,街道里有很多历史遗存的老房子,都值得走一走看一看,街头随处可见拍摄婚纱摄影的人。
我特别推荐广场一角的「青岛书房」:安娜别墅。这所房子由德国商人罗伯特·卡普勒于1901年建成,几经易手,至今已经116年,青岛文史专家李明考证说,建造别墅的罗伯特父子是青岛第一代机械化生产的建筑砖瓦商。别墅的名称则来源于他们家族故事,别墅建成后,老罗伯特回到了慕尼黑,而他的儿子汉斯,继续留在青岛管理砖瓦工厂,直到1914年,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人战败。
1949年后,和上海的很多小样楼的命运一样,这栋别墅沦为大杂院,最多时里面住过17户人。现在改建为书房。
向大家推荐的另一个打卡点,也有一个书房,也在一栋百年老房子里,是过去的胶州德意志帝国邮局。这是一栋建于1901年的哥特式塔楼,是青岛唯一对外开放的双塔式建筑。

这栋大楼至今仍是邮电大楼,一楼邮件寄存窗口仍在使用,楼上是邮局的办公楼,一楼和部分楼层被开辟为邮电博物馆,对外开放。书店位于建筑顶层的塔楼里。

当年,德国治理青岛的时候,除了帝国高等法院,还有这个胶州帝国邮政局不受总督府的直接管辖。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接管了胶澳和胶济沿线德国邮电通信机构。五四运动后,1922年中国正式收回青岛主权,接管了邮局。到1938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再次侵占青岛。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又恢复原有邮政、电报、电话管理体制。小小邮局主权的变更,浓缩了一个时代。

青岛最值得一看的建筑是教堂和总督府。青岛著名的教堂有三处,其中最梦幻的教堂叫做「青岛基督教堂」,教堂始建于1908年,由德国胶澳总督府出资,德国古堡式建筑,是德国青年派风格Jugendstil建筑的代表。
在欧洲新艺术运动期间,德国人捣鼓出了自己的民族风,叫做「青年风格」,成为当时德国的设计主流风格。德国人评论青岛建筑,说青岛保留下来的德国殖民地时期建筑物体现了一种原汁原味特征.......甚至可能较在德国本土“更有德国味” 【1】
这所教堂因为是总督筹建,建成后作为旅居青岛德国人举行联合礼拜的会堂,俗称“德国礼拜堂”。1949年,教堂被没收,分给来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使用。文革后,这所教堂是中国第一批恢复礼拜的教堂,这里也是中国第一个收门票的教堂,最早门票6元,现在门票涨到了10元。

和德国总督府相关的建筑有两处。一处是德国总督府旧址,是过去总督办公的地方,日本人用来作为驻青岛守备军司令部,现在是青岛市人大办公的场所,不能参观。在这个总督府广场右侧,是胶澳帝国法院旧址,现在是青岛南区检察院所在地。周边还有英国领事馆和德国领事馆旧址。青岛有法国、芬兰、丹麦、挪威、瑞士、瑞典、比利时、奥地利等14个国家的领事馆,最早1906年,美国首先入驻青岛。英国紧随其后,1908年,俄国人也在青岛设立了领事机构,日本直到1922年才进入青岛。德国人丢了青岛后,1926年在青岛开设了领事馆,这也是是二战时期,青岛惟一的外国领事馆。1949年后,各国领事馆陆续关了。青岛的热闹和繁华不输上海。
另一个总督府又叫总督楼,是青岛总督居住的地方,在信号山公园门口,是青岛最漂亮的威廉古堡建筑。
总督府修建于1905年,由德国的维尔纳·拉查洛维茨设计,古堡精美别致,外观线条流畅,色彩斑斓,外观粗旷中见精美,内部极尽奢华。建筑预算45万马克,结算时全部费用高达100万马克。不得不挪用了海军军费,胶澳总督特鲁伯住进去不久,挪用军费事发,不得不回国接受质询去了。造价这么高的原因,据说是因为中国工人的马虎。德国监工拿着刀片检查木地板、木墙群的铺设,刀能插进去,就拆了重搞。现在,这座建筑保存的相当完好,地板、墙壁、瓷砖都完好无损。经历百年没有脱落的现象。

引领德国「青年风格」的杂志《青年》目的是“展示德国工艺艺术”,这座总督楼完美展示了德国人如何把工艺制作当作一门「艺术」。楼梯所有的地毯都有压棍固定,楼梯的扶手正好用手一握。房间内这样的设计,比比皆是,儿童房移门的上置轨道,枪橱特殊的开门方式以防止儿童接触,可调节高度的台灯等等

古堡巴洛克风格的花房墙壁贴的德国进口瓷砖,由百余块小瓷砖贴就成近三米宽的墙面上,拼出数支高达一米五的矢车菊花做装饰。最近几年中国人试图仿制都未成功,仿制的瓷砖色彩不够艳丽、花纹不够流畅,接缝宽且矢车菊的1.5米的花茎也无法对齐。这个花房值得一提的还有其钢架玻璃穹顶,代表了20世纪初世界最高工艺水准。钢架还暗藏可以手动操作的换气设备,至今仍能正常使用。德国人在青岛修的下水道在网络受到热捧,目前仍然发挥着作用,但是没有旅游项目参观下水道,只能从总督府的建设中管中窥豹德国的精工制作了。额外说一句,2000年南京城市动迁,我家门口修建了一个水泥的下水道,2018年左右我检修房屋,门口的这条下水道已经几乎全部坍塌。

总督府里还完整保存了一架象牙琴键的博兰斯勒古钢琴。是德皇威廉二世赠送给第三任胶澳总督特鲁伯的,这架钢琴诞生于1876年,距今已经有141年历史。钢琴各构件都完好无损。这一品牌钢琴是很多国家皇室专用乐器,德国的威廉皇帝、英国的维多利亚皇后、俄国沙皇等都是它的拥趸,二战期间,博兰斯勒钢琴厂在战火中被炸毁,再没生产过相同型号的钢琴。

整个总督府能完好保存,得益于多位名人入住,最重要的是毛泽东曾和江青在此居住月余,江青对这架钢琴爱不释手,天天要弹,甚至想搬回北京。文革开始,这位“无产阶级文化的伟大旗手”就赶紧放话关心这架钢琴。

总督府出来,旁边就是信号山公园,登山,可以俯瞰青岛,胶州湾也尽收眼底,远东舰队司令迪特里希一眼看出了它的军事价值,在山上建了信号台,这里成为他占领青岛的指挥中心。

1897年,驻防青岛的大清总督章高元走了,德军远东舰队司令迪特里希来了,一座现代意义的城市由此开始。

1898年11月14日,德庆祝占领青岛一周年,把将这座山命名为迪特里希山。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英日同盟,日本对德国宣战,通牒中加入了德国皇帝当年干涉“还辽”时说过的原话。日本占领青岛后,用驻青岛守备军司令官神尾光臣的名字,把信号山改为神尾山。

日本和德国的恩怨始于“三国干涉还辽”,大清帝国肢解也始于“三国干涉还辽”。【2】《马关条约》将辽东本岛割让给日本,打乱了权力平衡,实际产生了一套新的国际体系。

而瓜分大清的割地狂潮正是始于青岛。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德国人成立了远东舰队。在帮清政府要回了辽东半岛后,德国人索要酬劳,要一处港口做海军基地。德国跟大清讲道理:各国列强在东亚都有基地,英国有香港港口、法国有越南的东京湾,俄国在海参崴,德国驻中国大使说:“我们的舰队不能永远在这里像无家可归的孤儿一样航行。” 大清帝国当然一口回绝了。

几年后,德国人的机会来了。1897年11月1日,山东大刀会杀害了两名在山东曹州巨野县张家庄活动的斯泰尔教会的德国传教士,发生了“巨野教案”。以此为由,11月14号德国舰队占领了胶州湾。随后武力威胁清政府签署了《胶澳租界条约》租青岛99年。因为担心过了百年,就成了事实占领,领土要归别人了。德国就让一步,签99年。中国非但找不到同盟国制止德国的要求,此例一开,出来了好几个99年,法国租广州湾99年,英国租九龙岛99年,英国人称之为“利益均沾”。

德国强租青岛,俄国人也要“同等待遇”,租到了心仪已久的辽东半岛,英国人租了威海卫,日本人得到保证,台湾对面的福建不会租给其他国家。

奥匈帝国这一时期的政治目标,是要参与所有具有世界意义的事件,甲午战争重燃了德国对中国的兴趣。德国人雄心勃勃地想在东亚建立一个模范殖民地。德国人要在这里建设一个海军基地、一个商业城市、一个港口设施,一条港口到腹地的铁路,以满足舰队休整、维修、集结、后勤保障,接纳伤员,同时提供给商船一个可靠的避难所。【3】

德国人规划了青岛的市政建设,安装了自来水,并建设了欧洲先进的雨污分流的下水道。帝国邮政局建成了电信网络。青岛建造了配备亚洲最大船坞的皇家造船厂,拥有了远东地区唯一的浮动船坞,船厂聘用了1500名中国工人,为此还修建了职业学校,青岛船厂,这是青岛较早的四所职业学校之一。德国占领青岛的第二年,青岛港成为自由港,到1910年,青岛港经济实力在德国所有港口中排名第4.

德国总督特鲁泊致力于在胶州地区建设基础学校网络,这个网络包括一个为外地学生提供住宿部的总督学校,和一个总督女子学校,还有总计181名学生的7个农村学校。德国在青岛的教育政策规定:考试委员会必须有中国人组成,宗教课程不是必修课,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学校的结业考试才被认可。当时的青岛德国保护区,还有246所中国人开办的学校,以及十几所教会学校,中国文化教育在青岛获得了自主性。1908年,德国还建成了德华大学,为中国青年提供高等教育。由此形成了初等学校教育、职业学校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这些学校还聘请中国老师教授中国古文,试图将两国教育结合,【4】

这些举动得到了中国政府完全的欢迎,德华大学甚至得到了清政府财政支持。德国租界地的学校学生人数爆发式增长。孙中山1912年曾经访问胶州,在德华大学发表演讲,建议把德国作为中国民族现代化榜样。【4】

德国在青岛设立法庭,委任法官处理德国人的案件,还设立了两个特别法庭处理中国人之间的案件,民事案件参照中国风俗判决,中国刑事法适用所有的案件,理由是尊重中国文化,量刑采用最轻的德国判罚。【5】中国人对最近德国区长所做的法院判决议论纷纷,如果他判的很好,人们就赞扬他;如果判得不对,人们就编顺口溜嘲笑他。【6】青岛目前保存在一座当时用来关押非中国籍犯人的监狱,在德国本土也很难看到这样的古堡式监狱了。

在德国占领和殖民时期,没有发生过军事抵抗,并且居民逐渐信任德国管理局,这在中国其他地区是没有的。德国统治青岛期间,青岛中国人口扩大了三倍,远超当时中国人口增长平均水平。辛亥革命后,晚清官员到德租界定居,也促进了青岛的经济繁荣。

青岛还是深受日本、美国、英国人欢迎的度假场所,骑中国矮种马和徒步深受德国人的喜爱,崂山便道也是德国人修建的。

德国在青岛留下的遗产,最出名的是下水道。1928年,胶澳商埠局编写的《胶澳志》就大力称赞过德国人的下水道工程,说“规模宏大,用意至为周到”。日本人占领青岛后,德国人的下水道建设也让日本人打开眼界,日本人收集德国法规,全部翻译成日文,详加研究,充实完善,提供给自己国内城市使用。
1902年,英日同盟签订。这还直接影响了一次世界大战两大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形成,所以这场战争被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青岛也深受这一条约的影响。

条约的签订让法国紧张了一阵子,导致法国向英国靠拢,和英国在1904年签约结盟化解了殖民地纠纷。德国则从1901年开始系统的削减在远东驻扎的海军,而且,外交部误读了英日同盟,这个条约成为德国人抽调走所有舰队计划的基础【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英日同盟,向英国的敌人德国宣战。8月15日,日本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让出胶州湾,德国没有书面回应。23日,日本对德宣战,在英国士兵帮助下在山东登陆,以超过德军10倍兵力,包围青岛。三个月后,德国士兵耗尽弹药投降。日本占领了青岛。这就很容易理解,日本战后要求接手德国青岛殖民地逻辑。这一要求导致发生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极其深远的五四运动。另外,一战中,中国也是参战国中的战胜国。中国最初保持中立,美国参战后,中国紧随其后对德宣战。一战中,中国是没有打战的参战国,做的工作主要就是宣战,外带派了劳工去欧洲干活;日本也没深度卷入,主要打了青岛,占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几个小岛。战争期间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反而在战后陷入动荡。

1921年底,国联召开华盛顿会议,英、日、美法四国同盟替代了英日联盟,美国不动声色变相废除了英日联盟。新的条约要求集体解决东亚问题,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逐渐上升。最后,其余国家加入签了《九国公约》,公约重申了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呼吁所有国家尊重中国主权、独立、领土和行政完整。美国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到二战前夕。

战后国联的华盛顿会议的主题,就是各国不能继续扩张。对当时的日本来说,通过这个会议日本跻身世界主要强国之列,之前日本在《马关条约》和《朴茨茅斯条约》中获得的权利以多国条约的形式得到了肯定。所以,日本决定从山东撤军。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签定《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又经过5个月的谈判,12月签订了《山东悬案细目协定》和《山东悬案铁路细目协定》,以6100万日圆赎回青岛及胶济铁路主权。

同一时间,日本还决定从西伯利亚撤兵。1918年作为协约国的沙俄发生十月革命,退出一战,英法美邀请日本一起出兵西伯利亚,以保护协约国的兵器仓库为由,干涉苏联革命。到1920年,苏俄取得了国内战争的彻底胜利,各位列强决定撤兵,唯有日本赖着不走。

整个20世纪早期,日本忙于南太平洋托管地的管理,在朝鲜和台湾建设殖民地,为满洲制订了远大的发展计划,1928年济南惨案的发生,为日本“认真而努力的国际合作”的十年外交画上了一个不祥的结束。

1928年,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势如破竹,一路北上,中国统一在望。这被日本视为对其在满洲利益的潜在威胁。日本在中国的侨民已经超过其他国家在华侨民人数的总和,日本经济已经不开中国,而中国民族主义情绪在持续高升。这一切都让日本不安。当蒋介石的军队进入山东地界,日本从大连调动2000人,占领青岛、济南一线,蒋介石的军队撤离避免了冲突。1928年,当北伐军队再次进入山东,日本又从本土调集5000军队,在济南和蒋介石军队发生了流血冲突,造成“五卅惨案”。接下来的1929年,随着美国股市崩盘,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日本国内政治经济也遭遇一连串的动荡和不安。日本和中国,亚洲以及全世界都将陷入生灵涂炭的战火之中。
青岛疫情后记: 过完国庆,青岛疫情又升高,12号一大早,居委会工作人员登门拜访,记录了一大堆资料后,要求27号自青岛回宁人员要接受免费的核酸检测。我正好卡在线上。下午派出所段警也登门,一再告知,不要出门。
第二天,按照政府要求,骑着共享单车,去做了核算检查。第三天中午,居委会开开心心地通知我,核算检测结果正常,可以出门了。

本来预定了去新疆的旅行,出发前,新疆防控又升级,喀什对14天内来自青岛的一律不准进入,27号来自青岛的,抓住一律隔离。这地方颟顸的不成样子,和我约好自驾的朋友进入新疆,在第6个检测站被拦在,一句抱怨,被警察抓进隔离宾馆隔离,强制自费做了检测,抱怨的那位被当地标了一个疑似黄码,然后一群人被遣返了。

于是,我也退了机票,取消了行程。

Tips:  青岛游览线路推荐

徒步参观线路:广兴里---青岛天主教堂----青岛书房----胶澳总督府----青岛基督教堂-----总督府----信号山-----青岛圣保罗教堂 -----监狱博物馆----天后宫-----邮电博物馆-----栈桥日落

(机场大巴需要1.5小时到机场,305公交也是,终点站都在青岛火车站,青岛修路拥堵厉害,需要提前至少3.5小时出发到机场。)


参考资料:

【1】克里斯托夫·林德 |家乡的田园风光和殖民统治的要求在青岛的建筑艺术

【2】卜正民|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

【3】米歇尔·萨雷夫斯基 |普鲁士和皇家海军在东亚水域:在东亚的军事利益

【4】克劳斯·米尔翰 | 青岛--德国文化在中国的一个中心?

【5】伯恩特·列奥波德 | 在德国法律下生活的中国人

【6】威廉·马查特 | 在保护区的日常生活:平民和军人。中国人和德国人

【7】费正清 |剑桥中国史: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徐中约:晚清对外关系

【8】詹姆斯·L.麦克莱恩  |日本史(1600-20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